按照《“美丽广东,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及 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要求,今年6月以来,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联合部分地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广东生态文明宣讲‘六进’活动”,各地进机关、企业、社区、乡村、学校、商圈,开展丰富多彩的宣讲活动,营造美丽广东共建共享良好社会氛围。
珠 海
当鲁班锁遇上3D打印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器人学院的志愿者团队来到珠海市富山工业园乾务镇马山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进校园”环保科普义教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将传统的鲁班锁技艺与现代3D打印技术相结合,让孩子们亲眼见证废弃塑料瓶如何变成精美的鲁班锁零件。孩子们在亲手拼装鲁班锁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体会到了“垃圾变宝贝”的乐趣,深刻理解了“无废城市”建设的环保理念。
童心绘绿,守护红树林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北师香港浸会大学的环保志愿者走进珠海高新区唐家小学,为约50名六年级学生带来了一场红树林科普与生态涂鸦活动。活动中,“保护红树林”科普课堂环节通过图文视频、小剧场等方式,让孩子们深入了解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独特价值;废旧海报袋子涂鸦课堂环节则让孩子们在创意涂鸦的过程中体会资源循环利用的意义。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生态环保意识,还通过“小手拉大手”的辐射效应,将环保理念从校园延伸至家庭和社会。
“绿韵新生”奏响校园环保乐章
珠海市生态环境局组织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志愿者走进富山工业园五山中心小学和富山学校,开展了“绿韵新生”进校园环保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以趣味知识竞赛拉开帷幕,随后孩子们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将废弃塑料瓶制作成个性花盆,并种下猫草种子;还将废纸制成“种子球”,培育绿色希望。这些创意手工实践让孩子们在动手过程中深刻理解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性,也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佛 山
迎美丽全运
生态文明志愿宣讲走进社区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在禅城区张槎街道清水桥社区开展了“降噪+降躁 | 美丽全运·静益社区”主题活动。活动策划了“科普+艺术+运动”的多维形式,设置了分贝测量仪体验区,让居民直观感受噪音标准;手工编制“静”字艺术装置,传播无废理念;邀请专业老师带领居民习练八段锦,倡导“静音健身”;还有“巾帼妈妈”分享亲子环保实践经验,带动家庭参与环保行动。最终,30名社区居民获得佛小环生态环境志愿者证书,成为社区噪声治理的“种子传播者”。
“村咖”邂逅生态美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以“减塑+减速,自带杯让村咖香邂逅生态美”为主题,组织咖啡爱好者和大学生们实地探访“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绿色创建路径,在佛山市顺德区龙江镇沙富村的在地咖啡空间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参与者学习咖啡产业背后的环保足迹,并结合“无废理念”将咖啡渣变废为宝,制作公益文创产品。在完成课程与实践环节后,参与者均获得“佛山市生态环境志愿者”证书,成为宣传倡导咖啡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力量。
东 莞
绿色低碳科普行,助力企业转型
东莞市生态环境局在松山湖科学城展览馆举办广东省生态文明宣讲“六进”活动(东莞市)首场“绿色低碳科普行”主题宣讲活动,活动聚焦“绿色贸易壁垒”与“碳排放双控”背景下的低碳实践路径,吸引了近80名企业代表、科技工作者及生态环境志愿者参与。活动中,粤港澳生态环境科学中心相关负责人以产研结合视角,剖析国际绿色贸易壁垒趋势及国内碳排放双控政策,并结合实际案例提出企业低碳转型的实操路径。宣讲结束后,参会人员前往生态文化公益市集体验绿色技术应用场景。本次宣讲不仅强化了企业低碳实践能力,更在全社会营造了绿色发展的浓厚氛围。